- 您所在的位置:
- 海南農業(yè)品牌網首頁
- 品牌農業(yè)
- 文章頁
海南連續(xù)三年實現(xiàn)“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目標
發(fā)布時間:2023-11-07 17:34:01 作者:
11月6日,經專家測產驗收,首次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南繁基地試驗示范的超級稻吉豐優(yōu)1002平均畝產607.56公斤。受今年水稻晚造生產期雨水多等因素影響,平均畝產突破600公斤實屬不易。同一地點,在今年早造測產中,首次試種的新配組合展兩優(yōu)1126平均畝產903.35公斤。雙季稻畝產達到1510.91公斤,標志著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2023年“海南雙季稻畝產3000斤新品種篩選及配套技術研究與示范”實現(xiàn)目標,為選出更多適合海南種植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奠定基礎。這也是海南連續(xù)三年實現(xiàn)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攻關目標。
稻穗金黃,籽粒飽滿,青枝臘稈,熟色很好……走進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南繁基地,看著長勢均衡的25畝雜交稻組合吉豐優(yōu)1002,測產專家心里已有底。
專家考核組隨機選取3丘田塊進行實割測產。經過稱重、測定水分、去除雜質等流程后,專家們換算出了標準含水量13.5%的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2023年晚造雙季稻畝產3000斤試驗示范,首次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南繁基地試驗的超級稻吉豐優(yōu)1002平均畝產607.56公斤。
測產專家認為,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南繁基地試驗的吉豐優(yōu)1002生長旺盛,莖稈粗壯,株葉形態(tài)好,穗大粒多,結實率高,抗倒性強,綜合性狀良好。“盡管種植期三亞雨水較多,但從田間現(xiàn)場表現(xiàn)看,該品種是一個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超級稻品種。”測產專家表示。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攻關目標。經過兩年的試驗,海南連續(xù)兩年實現(xiàn)“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攻關目標。此舉為海南篩選抗病蟲能力強、超高產的雜交稻品種奠定基礎的同時,對推進國際合作也有很好參考價值。
為篩選出更多適合海南種植的雜交水稻品種,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省農業(yè)科學院三亞研究院等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南繁基地進行2023年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高產攻關試驗。早造選用新配組合展兩優(yōu)1126試驗示范,晚造選用具有高產、抗倒等特點的吉豐優(yōu)1002試驗示范。
據(jù)了解,25畝吉豐優(yōu)1002試驗示范應用集成的培育壯秧、幼苗移栽、寬窄行種植、控氮抗倒栽培、防衰壯籽栽培等調控技術。“鑒于晚稻季節(jié)暴風雨頻發(fā)且高溫高濕,病蟲危害嚴重的特點,田間管理前期通過水旱交替促進根系生長,早施足施促蘗肥以保足夠分蘗數(shù)。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暴風雨來臨前后及時排水防澇。全生育期注意田間病蟲害發(fā)展,特別風雨過后應及時打藥病蟲害暴發(fā),采用人工定點精準施藥與無人機施藥相結合的綜合措施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與蔓延。”海南大學南繁研究院教授夏志輝說。
在同一試驗示范點,連續(xù)兩年達到目標產量,“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才算攻關成功。經過前兩年的試驗,海南連續(xù)兩年在三亞市崖州區(qū)壩頭南繁公共實驗基地等實現(xiàn)“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攻關目標,篩選出超優(yōu)千號等產量高、抗病蟲能力強、廣適性、超高產的雜交稻新組合。
據(jù)了解,今年是海南第三年進行“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攻關試驗。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南繁基地,取得新配組合展兩優(yōu)1126早造試驗實現(xiàn)畝產903.35公斤,晚造超級稻吉豐優(yōu)1002品種平均607.56公斤的成績,也實現(xiàn)2023年海南“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目標。